《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計劃(2018年修訂版)
學習這門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從當代大學生面臨和關心的實際問題出發,以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制觀教育為主線,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體驗,幫助大學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進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惡、美丑和加強自我修養的能力,為逐漸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扎實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礎。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的新思想新觀點新理念,落實黨中央關于推動黨的最新理論成果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的工作要求,把思政課建設成為大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課程,提高《基礎》課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特制定本計劃對我們的教學工作進行有效的指導和監督。
一、課程性質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面向大學生開設的公共政治理論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必修課程,本課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價值取向,以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法制觀教育為主要內容,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教學的全過程,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體驗,幫助學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揚偉大的愛國精神,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加強思想品德修養,增強學法、用法的自覺性,全面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行為修養和法律素養。
二、課程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教學幫助學生了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制觀。,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體驗,幫助大學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
2、能力目標
進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惡、美丑和加強自我修養的能力,為逐漸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扎實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礎。
3、素質目標
幫助大學生增強學法、用法的自覺性,全面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行為修養和法律素養。
三、教學模式
三三制的教學模式,指任課教師要按照“理論要講清、案例要經典、方法論要落實”三個環節,把教學內容分為三個部分,在三個教學時段內組織和開展教學。所謂理論要講清,就是理論要講透,要講正確、準確。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用學生的語言方式,讓學生聽得明白。所謂案例要經典是指案例既要富有代表性,是當今社會的熱點、焦點、難點,是學生的關注點,又能用于解讀章節的重大理論命題,還能給學生以深刻的思想啟迪和方法論引領,而不是把案例教學就當成講故事,把思想政治課堂變成了故事會。所謂方法論要落實,是指教學要從理論命題中概括出能夠指導學生學習、生活、工作的方法論,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學習思想政治理論有用,以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理論的熱情和興趣,同時對學生進行科學的教育和引領。
四、教學方法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總結出了主要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課堂討論法、影像教學方法、課堂辯論法、問題導入法等。
案例教學法是思政部教學過程中最主要的教學方法。在案例的選擇、案例的修繕、案例的導入、案例的講述、案例的問題設置、學生討論、教師總結等環節,思政部教師在多年的教學研討以及集體備課中都進行過探討交流,并達成共識,成為思政部的一大教學經驗和特色。
五、實踐教學
理論教學40課時+實踐教學8課時。
主要有三種實踐教學模式,一是課內實踐,例如觀看《建黨偉業》、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道德模范評選等。還有課堂討論、課堂辯論等。二是校內實踐,如校園不文明行為隨手拍、校史館參觀等。三是校外實踐,如參觀大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大通萬人坑教育管”、新四軍陳列館等。
實踐教學安排表(參考)
章節 |
課時 |
實踐內容 |
緒論 |
1 |
課堂演講(選擇其一) 1、大學新生如何適應大學生活 2、我的大學生活(如何度過大學時光) |
第二章 |
2 |
觀看: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 |
第三章 |
1 |
課堂討論:怎樣的人生才有意義? |
第四章 |
不占用 課時 |
課后小論文:大學生與誠信 |
第五章 |
2 |
觀看:中國道德模范頒獎晚會 |
第七章 |
2 |
選擇其一 1、組織學生到法院旁聽,了解法院案件的審理過程 2、選取恰當的法律案例,以案說法 |
六、教學課時分配
|
總學時 |
講課 |
實踐 |
考試 |
其他 |
教學計劃 時數 |
48 |
38 |
8 |
2 |
|
適用 對象 |
所有專業 2018級學生 |
參考 教材 |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2018修訂版) |
考核 形式 |
考察 |
共48課時,每章分配如下(包含實踐課時):
序號 |
教學內容 |
課時分配 |
1 |
緒論 |
2 |
2 |
第一章 人生的青春之問 |
6 |
3 |
第二章堅定理想信念 |
4 |
4 |
第三章 弘揚中國精神 |
6 |
5 |
第四章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4 |
6 |
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
6 |
7 |
第六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 |
8 |
8 |
復習考試 |
2 |
合計 |
|
48 |
七、考核方式及分值比例
考核方式:開卷考試
分值比例:平時分50分+期末試卷分50分=100
這種考核方式更加凸顯學生的綜合素質,平時分主要參考學生平時的表現,主要包括:出勤、課堂紀律、課堂互動、作業完成情況、實踐教學參與度、服務集體先進事跡等。